所谓顺势只是个伪命题,这是分析师的语言,交易者语言里只有规则。投机市场里没有任何事情是确定的。
没法判断,对于趋势没有太多的认同性,怎么界定,完全依据你头寸的变化,浮盈的变化,这是最直接的。
加码必须考虑之前头寸,加码后的均价应该足够对冲当前的止损风险才可加,也就是说你开始加码之后,风险就应该和你无关了。
越大的时间框架,所呈现的阻力和支撑越重要。交易频率不是自己决定的,是市场给的。
进场的点位肯定是关键点,如果止损设定让你很困难,那么你的进场就有问题。
交易什么最难,止损难,坚持一个有盈利的仓位难。
看错永远都不会让你失败,失败的是自己的贪念和情绪化。
跟止损一样重要的, 是耐心。耐心等待关键点。
认错,再来,强势回归。控制好回撤,稳定积分。
切忌想一招毙命,一夜暴富。违背资金管理和复利原则。
归结于那两句,截断亏损,让利润奔跑。
风险回报比合适,止损容易设定,就足够了。
耐心和格局最为重要,至于那个关键点偶尔犯错也很正常,有个好的止损位置就够了。
所有的努力是为了抓住一个波段转折点。持续跟随加仓。其余都是在观察,试错。
赚钱不是难事,控制回撤才见真功夫。回避过滤坏的交易时期才能成为一个超级交易者。
控制自己的欲望是最难的,行情随时都在诱惑你,你的欲望一旦放开,如果自律还比较脆弱,那么要做好交易真的很难。
交易系统,或者称之为规则本身没有复杂和简单之分,只要能帮助你实现正差价就是好的,但是从执行的角度来说,越细节化越好,不要太模糊不清。
我从来不相信有任何理论是正确的,任何一套成熟的交易体系都会打上自己性格的烙印,独一无二的。
任何指标单独意义上来说是没有价值的,你首先必须有自己的规则,然后寻找你最喜欢的指标来承载你的规则,让你的规则变成交易语言。
对我来说,K线就是承载我交易规则的语言。
稳定盈利本身就是伪命题。当然,任何交易都可能获利,去讨论某种方式能否获利是给自己制造彷徨,但谈论“稳定”二字则大有问题,真正的交易是前进3步退1步,不是永远保持1步1步匀速行走,所谓的稳定本身是不可靠的。
一切都源自于规则,所谓盘感也无非是规则的另一种表述,只不过没有用文字阐述罢了。所谓顺势只是个伪命题,这是分析师的语言,交易者语言里只有规则。K线本身毫无价值,它只是规则的承载,离开你自己的规则谈K线毫无意义。
其实看K线就能看出成交量了,因为两者几乎是同时发生的,而只有成交才产生价格。
不要离开你的整个交易体系去单独讨论盈利单持有的长短问题,任何事情走到极端了都不会有好结果,你必须分清楚,你追求是哪种级别的行情,你的目标和底线是什么。
交易中的任何事情,只有介于最终目标和底线之间才是最安全的。
其实熟悉一个周期就足够了,在1分钟上你照样能感受到5分钟,甚至日K线的东西。
明确你操作的品种,明确你追求的行情级别,明确你要抓到的盈利幅度,不要奢望大小通吃,设定目标和底线,你交易的全部内容就是把你的头寸置于目标与底线之间。
至于行情,不会有意外,只要偏离你的交易就离场,你的交易规则只是把握那些符合你预期的行情,对于不符合你预期的行情就放弃,至于那些不符合你的行情有多意外,跟你无关。
任何交易体系都只适合部分品种,因为参与者的不一样,导致了品种之间行情走势节奏差异很大,同样的方法做铜能赚钱,但做白糖可能就不行。所以只关注自己熟悉的品种。
大部分时候,止损和止盈本身是捆绑在一起的,不能完全分离来谈论,打开你自己的行情走势图,问自己,你的交易是希望抓到那种大波段,还是几个点的小波动。
明白了你的目标,你就知道怎么去计划自己的交易,不要指望大小通杀,那是根本不懂交易的人告诉你的最销魂的自杀方式。
没有办法,连你自己都认为那个时间段经常不好做,为什么不忘记那个时间段呢?
大部分交易者不是不知道怎么去做,而是无法控制自己怎么去做。
我可以明确的告诉你,一年10倍对于这种级别的资金来说,并没有太大的难度,另外,明确地告诉你,期货里没有庄家。
开仓后的头寸开始盈利了并不断增加,这就是顺势;开仓后的头寸没有盈利或者亏损了,这就是逆势。
打开你喜欢做的合约,多看看,搞清楚它出现各种行情概率,然后搞明白自己追求的是那种级别的行情,就以这种级别为目标。
交易是计划+执行力的游戏,如果你的执行力足够强,任何垃圾规则迟早都会演变成抢钱利器。
1、没有人能提前知道接下来是震荡与否,交易者不要去关注到底是震荡还是单边,只有分析师才能说明白什么是震荡什么是单边趋势,但这里跟盈利与否无关,交易者只关注头寸的浮盈浮亏变化。
2、我很少出现那种持续几天的亏损,规则一旦制定,即使在盘中发现规则有很多问题,那么你也必须无条件执行下去,因为只有这样,你盘后才明白问题出在哪里,才可能有正确的计划去弥补规则的不足,也只有这样,你才可能养成良好的交易习惯。
盈利当然必须有目标,这是交易一致性的要求,如果没有目标和计划的交易,最终会归零。触及止损无条件离场,超过止损更要不择手段离场。
眼看着回到成本附近,平仓,还是等到止损 ...回到成本价附近走人。
1、如果不出现那种明显有利的单边走势,一般平仓走人。
2、如果做纯日内,收盘前无条件砍;如果想结合过夜单,那就设定一个过夜条件,比如浮盈多少,如果不满足条件收盘前砍,
盘感是交易中最不靠谱的事情,相信自己的规则,只要在安全领域,不到万不得已(比如收盘)就尽量持有,减少再次开仓制造更多的风险。
1、太多变化了,大部分甚至是彻底的否定。举个例子,我用1分K线做了整整3年的超短线,而且成绩还不错,我曾经是一个痴迷的K技追求者,但事实上我现在已经否认了K线的可靠性,任何没有搭载规则的K线都是随机和毫无价值的,尽管我现在还用K线,但看待的角度已经完全不一样。
对称是指市场制造的波动归宿将是0,行情向上和向下走的动因是一样的,按照这样思维,任何信号的开平都只适合特定的时刻,一旦时间足够长,最后的资金的最好结局就是保本。
长线和短线是否矛盾,该做短线的时候做短线,该做长线的时候做短线,这样的说法是否正确,还是应该只做 ...
单子的持有长短并不是问题,只要你站在同样的周期来审视就很好。
交易事实就是尽可能把自己置身在底线和目标之间,触及底线必须离场,达到目标结束本次交易之旅,而如何约束自己来达到这样的状态而不至于随机交易,你就必须有一套一致性的规则,至于规则的形式,五花八门,每个人理解的可能不完全一样,但只要达到同样的效果就好。
不搭载规则的K线无非就是已经发生的价格的图像反应罢了,还有什么本质呢?
我从来不信任所谓的箱体理论,这些不应该是交易者考虑的问题。确定自己的交易规则,把规则变成交易语言。
1、开仓后开始盈利就是顺势,开仓后亏损就逆势。
2、短炒的核心不是快,而是节奏。
交易比的是“犯错的时候付出的尽可能少的代价,对的时候尽可能多的获益”,只要你做交易,错误如影随形。
请教先生,日内做单是喜欢先埋伏还是等有方向后追进呢?
坦白地说,这些问题没有考虑过,因为它并不是盈利的关键,我的全部心思都花在处理持有的单子上。
在投机的世界里,其实没有对错,只是站的角度不一样,视角会有很多差异,我没有资格去否认任何人的观点,我只阐述自己的感受,只有市场才有权力能做出判决。
所有指标搭载的是你的规则,市场参数本身的价值是很低的。
打开行情图,有各种级别的行情,你问自己,你希望每次抓住是那种级别的,并当成自己交易的目标。
企图抓住任何行情的想法会将抓住任何行情的概率大大降低,因为大小级别差异的行情所参与的交易策略有时候会互相干扰,结果是你付出了同等的风险,却没有抓住任何机会。
只要在规则范围内的亏损其实就是交易的一部分,只要没有突破自己的底线,即使亏损了,你也是成功的。
在我的观点中,任何在盈利一侧的单子,也就是有浮盈的单子都是正确的。
预期盈利是为了抓取那种自己交易中期待的行情级别,任何人对于未来的走势是无法预测,也不知道这波行情究竟有多大,基于一个收益/风险比的预期盈利会让自己更主动,通常情况下,在同样的品种里,这个预期是固定的,但是任何东西都不是绝对的。
关注自己的头寸,永远把头寸的状态限制在你的底线和目标区域之间,一旦偏离就毫不犹豫的离场。
底线最基本的两层是:
1、最后的底线,也就是通常意义的最终止损底线,这主要是针对那些一开仓就错的单子。
2、本金底线,就是开完仓有了浮赢,而没有达到你预期的盈利,这个时候你也要设一道屏障,有多少幅度的利润后离场的底线变成开仓价,也就是通俗意义上的“绝对不能让盈利单变成止损”。
敞开盈利端,市场会报答你的。
一般认为我们是在交易某个合约,其实不然,我们真正在交易的是“机会”这个品种,在这个市场里,大小机会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你不可能都去交易,你必须明确哪种“机会品种”是自己的追求,基于策略的收益/风险比去参与。
你必须有个明确的隔夜标准,比如多少浮盈+多少仓位。你可以适当做一些平移,或者在基于本金至上建立回撤的一个离场标准,但在没有达到盈利预期之前,不能做任何事情去彻底封闭盈利端。
大部分人都是被乱石砸死的,因为他根本没明白哪种情况对于自己是安全的哪种情况对于自己是不安全的。
做任何级别的行情我都只通过1分K线来选择机会,至于以后的走势,我更多依赖头寸给我的信息。
单独的K线是毫无价值的,但交易经验价值连城。只要有明确的底线和目标了,交易会变得很简单。
开仓更多依赖经验,因为没有任何机械性的规则能告诉你未来怎么走,在这个问题上经验是最重要的,所有建立的交易策略都集中在处理已持有单子的环节上,这个环节才是决定能否盈利的关键。
在我的理解中,策略、计划、系统、规则等是一体的,基本上是一个意思,就是规则。
交易的核心是处理持有的单子,而处理单子你必须依赖可靠的策略或者规则,你也可以理解成计划。
我认为最关键是就是处理那些在成本区域附近的单子,很直接向两侧运动的单子可以完全依赖策略来对付。
经验是交易的重要一部分,但经验很多时候也有自我毁灭的作用,起其决定作用的是交易策略。
市场不会提前告诉你任何波段交易特征,只有头寸能告诉你,分析师关注行情,交易者关注头寸。
我会适当参考时间周期,另外也要根据到底有多少浮盈的来决定,每个品种的标准都不一样。比如,设一个时间段,如果在这个时间内自己还处于危险区域,那么就砍掉。
对于持有过夜的单子,我更多依赖盈利的保护,而不是仓位。
我对开仓没有太多参考,有时候依据K线,有时候完全是靠经验,我说过,盈利的关键不在开仓,在于如何处理开仓后的单子,我的策略核心就是围绕如何处理持有的单子展开的。
其实期货不像股市,任何一个品种的参与者都相对固定的,这就为一个品种的行情在不确定中注定了一些可把握的东西,多看看一个品种的走势,然后基于自己的交易习惯来确定这个品种可能出现的行情。
交易策略的构筑,最重要的是什么?保护自己。
关注头寸浮盈浮亏的变化比去推演行情有意思。
在我看来,只要交易策略完整了,情绪化的问题就会自动解决了。
持仓量对交易毫无参考价值
对于亏损的单子,除了止损,还有什么处理办法?对于我来说,唯一的办法就是砍仓。
单纯的指标毫无价值,无论是K线还是均线,或者其它。
先建立规则,你抓取的行情级别是哪种?你为此能承受多大的底线?在安全区域你需不需要同化处理单子?等等,在这样的基础上建立规则,然后再去找你最喜欢的指标搭载自己的规则,接下来的任务就是执行。
根据自己对走势的理解设立几个区域来实现一些单子的优化处理。
如何处理与目标价位还有一半距离的单 ?
可以设一个时间周期,没有更好的办法,亏多少自己可以控制,赚多少由市场来决定。
优化单子处理包括,1、尽可能保护本金,2、资金分配,3、设定价格区域定位,4、时间周期。
请问,比如日内波段,止损采用3跳,目标是9跳以上的行情,那么入场后如果有浮盈,8跳以下的我可以忍受到 ...
最后的底线一般只有那种一开仓就直奔止损而去的单子。
至于你说的这种情况,一般情况下我会在价格回撤到离开仓价一个点离场,有时候你可以放弃没有到达目标位的很多利润,但在保护住本金的前提下,手续费有时候也值得斤斤计较,所以我的成交明细里有大量的一个点的利润单。
所谓心态在欲望面前不堪一击,所以你必须依赖一套规则,就像类似于法律的契约一样,约束你的行为,但在交易中,遵守这种契约与否完全取决于你的自律,不像法律束于它律行为,这是最难的。
所以除了有一流的执行力外,还必须对你的规则有强大的信仰,潜意识的敬畏。
什么是顶,什么是底,什么叫做趋势,什么叫做节奏。想听听绝顶高手的意见。
在我的交易思维里,没有这些概念。
假如单子成交这后,一直到浮利一两点,浮亏一两点之间反复波动的话,你会怎样处理这种单子 ...
设定一个时间,设定一个安全区域,到了时间还没有进入安全区域就离场。
任何人的交易都是独一无二的,经验永远无法复制,但基本的原则可以借鉴。
如果你在交易之前连止损的计划都没有的话,我建议你把账户的资金全部拿去买彩票,那个成功的概率也许更高。
设定你的原则,按照原则来执行,行情永远无法告诉你接下来是继续现在的方向还是反转。
我接触的两种交易者在这个市场里没有长寿的,预测交易者和完美交易者。
楼主交易时间会一直盯盘吗?不会。
你是如何处理长时间徘徊在成本附近的头寸的,假设你持有欧元对美元的多头寸,下单点位1.3000,固 ...我会加入时间周期。
基本面和技术分析在很多时候只是在给你做心理支撑,其实并没有多少人真正了解这些分析到底和最后的走势有多少关联,50%?10%?80%?不知道。
实际上任何时候开仓都不是问题,只要你能处理好开仓之后的单子。我不会很刻意地区分短线或中长线。